基本情况
六百六十六,两个小时100分的试卷让我写9道大题共51个小问的计算/简答,每个小问还好几个问号,写一堆公式就拿一分,有一种游戏里跟着NPC做一大堆支线任务最后发现给的东西一分不值的救赎感ヾ(๑╹ヮ╹๑)ノ”
个人感觉每道题的质量都还是高的,但问题就是没有难度梯度(前易后难?不同题型?都没有!全是简答和计算)+题量太大。
其实我觉得只要改一个地方就能让这套卷子成为神卷——比如出10道这种大题,考生需要选择其中8道来做什么的。
可惜改不得。。。
具体到考点,其实是和老师最后一节复习课说的高度匹配的,说要考的就考了,没说到的还真就没考。不过由于老师没有说这是“划重点”而只是“复习课”,所以他没提到的我也不敢怠慢,复习的时候都记了。
比如PCA、kNN、HMM三个问题的具体算法流程、非参数估计,都是一点没考。
自己生疏的考点
评估
PR曲线和ROC曲线没想到考的这么细。。。
-
PR曲线和ROC曲线哪个对类别不平衡更敏感?
PR曲线。
PR曲线与ROC曲线的相同点是都采用了TPR (Recall),都可以用AUC来衡量分类器的效果。不同点是ROC曲线使用了FPR,而PR曲线使用了Precision,因此PR曲线的两个指标都聚焦于正例。类别不平衡问题中由于主要关心正例,所以在此情况下PR曲线被广泛认为优于ROC曲线。 -
AUC-PR和AUC-ROC的作用分别是?
AUC-ROC:更适合用于评估在类别分布相对均衡的数据集上的模型性能。
AUC-PR:在处理类别极度不平衡的数据集时,更能准确地反映模型的表现,因为它重点关注了正样本的预测质量。 -
对于阳性漏检情况,应该更关注PR曲线还是ROC曲线?
即假阴性FN的情况,通常更应该关注PR曲线。
相机模型
- 张正友相机标定法?
- 准备标定板:一个具有已知尺寸的棋盘格图案
- 采集图像:从不同角度和位置拍摄多张包含标定板的图像。确保在每张图像中,标定板都是完全可见的,并且覆盖整个视野范围尽可能地展示不同的视角变化。
- 检测特征点:对于每一张图像,自动检测出棋盘格上的角点(如Harris)
- 计算单应性矩阵(如DLT)
- 优化求解相机内外参数。
度量
-
三角不等式证明?
-
度量学习中证明合法度量
-
度量学习中物理意义
-
L1度量相比于L2度量对噪声更鲁棒的原因
L1损失线性增长,L2损失二次增长。
图像处理
-
时域卷积和频域卷积各自的场景、时间复杂度?
-
仿射变换保留的三个几何性质? 共线性:原始图像中的共线点在变换后的图像中依然保持共线 平行性:直线间的平行关系不变 比例分割性质:线段上点的位置比例保持不变。
-
单应性变换8个自由度的数学意义? 单应性矩阵有9个元素,但由于齐次坐标的缩放不变性,这些元素可以按比例缩放,因此实际只有8个自由度。具体求解过程如下:
单应性矩阵 与 其实完全一样(其中 )即点 无论经过 还是 映射,变化后都是
如果使 ,那么有:
所以单应性矩阵 虽然有9个未知数,但只有8个自由度。
自己预判到并回答较为顺利的考点
FLD相关过程
DLT过程
RANSAC流程
贝叶斯决策
Harris
2D transformations 变换矩阵/自由度
世界坐标系相机坐标系图像坐标系等相机模型相关计算